关于举办河北工程大学“DeepSeek”大学生AI应用大赛的通知

2025年04月27日 17:27 点击量:


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,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,培养学生的技术兴趣和潜能,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,助力大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,经研究决定,现组织举办河北工程大学“DeepSeek”大学生AI应用大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大赛主题

AI赋能,创新驱动

二、大赛目标

激发学生对新兴技术的兴趣与探索热情,挖掘多元创新思维,推动跨学科交流合作,使用以DeepSeek为主的AI平台(不局限于DeepSeek平台)来解决实际问题,助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,加速产学研融合,提升学生在数智综合素养方面的竞争力,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技术应用能力的新时代人才。

三、参赛对象

全日制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,鼓励跨学科跨年级组队参赛。可以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,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,每支队伍需有1-2名指导教师。

四、组织机构

主办单位:河北工程大学教务处、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部、共青团河北工程大学委员会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

承办单位: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

五、大赛内容

(一)比赛内容

考察“DeepSeek”技术创意创新能力,利用“DeepSeek”以及相关AI技术进行创意内容生产,如海报、logo、微短剧等,展现对“DeepSeek”技术在创意领域的创新理解和应用,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传播力的作品。

(二)比赛要求

1.项目主题

《无界想象:AIGC赋能下的艺术进化与产业实践》

2.命题方向

针对邯郸城市发展,推动本地高校、企业进步设计开发。包括但不限于:

1)教育革新:聚焦AI+教育创新,推动高校师生运用DeepSeek等工具,结合公共基础课,构建知识点框架,并利用AI创作工具(如闪剪AI)生成虚拟形象,开展线上教学实践。

2)文化传承:挖掘邯郸历史文化符号(如成语典故、太极文化、磁州窑等),运用“DeepSeek”及相关AI技术进行数字化创新与传播,焕发传统文化时代活力。

3)科幻创作:以邯郸成语之都、太极胜地为背景,创作未来智慧文旅、数字文化或古城新生的科幻故事

4)历史场景:以邯郸的赵文化、工业文化以及革命红色文化等为切入点,通过AI生成历史场景再现与动态叙事,实现文化创新表达。

5)自然文化:聚焦邯郸的山水胜景(如娲皇宫、京娘湖、广府古城等)与生态治理成效,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。

注:比赛分为本科生赛道和研究生赛道

3.项目说明

参赛团队可通过运用以DeepSeek为主(不局限于DeepSeek),借助闪剪AI(数字人)、Stable DiffusionRunway等平台工具来创作作品,作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制作,logo、海报、文创(例如吉祥物等)等设计,PPT制作等形式,清晰阐述创意理念和核心方案,直观展示创意内容。

4.提交规格

1)作品要求:

视频:分辨率≥1080p,时长4-6分钟,MP4格式,大小不超过 500MB;(注:AI线上授课视频需提交利用“DeepSeek”所生成的知识框架,生成PDF格式上传。)

图片设计(Logo/海报等):不少于3张矢量图(AI/EPS)或300dpi JPG/PNG,尺寸需适配应用场景;

PPT:页数8-18,模板需原创或注明来源;

文创设计:提交58张高清效果图(300dpi JPG/PNG)以及源文件,并附详细作品解说;

其他类别:需提供可展示的最终版本,并附源文件。

2)作品解说(300-500字):

包含作品简介,阐明创作理念和艺术表达,以及“DeepSeek”平台以及其他AI技术应用及使用详情、特色与亮点等。

(三)评审标准

专家评委根据作品的AI工具应用能力、创意性、艺术表现力、作品完成度四个维度以及现场表现等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。(详情请见附件1

五、赛程安排

(一)报名和作品提交阶段

1.时间:2025512-526

2.要求:参赛者需通过线上方式提交报名表和参赛作品。报名表内容需涵盖个人资料以及参赛作品初步构思,请各位参赛者认真如实填写。参赛者需将报名表(附件2)、参赛信息汇总表(附件3)、参赛作品以及相关说明文件,于20255261700前发至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科学技术部邮箱:3986062610@qq.com,邮件及文件命名格式为“本科生/研究生+作品类型+作者姓名+作品名”。逾期提交作品,将无法进入评审流程,不予受理。提交作品应严格契合比赛所规定的格式与内容规范,对于严重不符或经通知后未整改的,将取消参赛资格。

(二)评审阶段

1.校级初赛(2025527-529日):组织专家评委进行网上评审,择优选出优秀项目晋级校级决赛(具体指标视报名情况确定)。

2.校级决赛(202563日):通过线下比赛的方式进行,校级决赛将决出一、二、三等奖及各类其他奖项。决赛的赛制为:“5+3”模式,即5分钟路演,3分钟答辩。参赛者需全方位、深层次地向评审团阐述作品的创作历程、技术架构实现、创新亮点及其实用价值。评审团将依据参赛者的现场表现及作品实际情况,进行综合评分,比赛结果将于后续公布。

七、参赛咨询

比赛相关信息将在QQ群(群号:827225111)发布,请有意参赛项目团队及指导教师及时关注信息。

电话咨询:胡老师 18631089963

八、注意事项

(一)参赛作品须为原创成果,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、专利、商标等知识产权,若引用第三方内容(如代码、图片、文献等),需明确标注来源并取得合法授权。

(二)参赛作品需符合赛事规定的技术要求(如开发工具、硬件平台、文件格式等),禁止参赛者使用违反法律法规或赛事公平性的技术手段(如自动化作弊工具等)。

(三)参赛者提交的个人信息及作品材料须真实有效。若发现虚假信息(如伪造身份、剽窃作品等),将取消其资格或收回所获奖项。


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

2025427